Sunday, August 6, 2017

《山神水魅》

今天想和各位谈谈一本马华作家的书 - 许裕全大哥写的《山神水魅》。

我一向来鲜少接触本土作家写的书,没有偏见,纯粹是兴趣导向。许裕全大哥是第一位让我有打算收集更多著作的马华作家,原因是偶然间,在有店的广告里读到了“遗址”这篇文,淡淡的句子里隐藏了家破人亡的沉重,刹那间,心头有刺痛的感觉 - 尤其是最后那一句:“我们的家没有了!”

这一篇收录在《山神水魅》里的作品,让我开始注意许大哥的作品,所以我找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有11篇小故事,好几篇有关亲人的逝世,而贯穿所有故事的主线,是猪和鱼,山和水。

最长篇的“御河之神”是精彩的,其中历史与我述的交替呈现相当提神,讲述主角如何从河中带走斗鱼,饲养的过程和民间乃至世界级的斗鱼方式。基于我的宗教信仰,虽然一开始我没办法融入其中,不过,看完全篇时,对大自然与兽性却有所领悟,对我来说,这比仅仅阅读一些生物与自然研究的书籍更容易感受现实。

我们常过于人性化自然界的一切,但自然界的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是生存本能,那过程就是残酷的,本性是残忍的,再怎么美化也是枉然。

我最喜欢的书中小篇,后来我发觉,竟然不是“遗址”,而是“山神”。山神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下猎人郑九与山猪的短篇故事,别小看这短篇,画面感十足,我到现在都无法忘怀。
善良与猎杀向来对立,要善良就下不了手,要猎杀不能善良,霸气的郑九错杀了正在哺乳的母山猪,看着一排刚出世不久的一窝幼猪,选择了善良与猎杀共存,了结了它们可能遭到其他动物猎杀的生命,也了结了自己那血腥的一生。

另一篇《招魂》也写得很有画面感,写下讨海人被大海吞嚼的悲哀,他们用生命换取生活所需,战战兢兢,某天一个大浪扑来,活生生的血肉忽然就变得冷冰冰了。

船上招魂那一幕,让我印象深刻,这也是短篇,同样写得很真实。

我怀疑许大哥有把某些经历,投射在这些作品上,一些感触很难平白想象,那是一种体验以后有力的剖白,常让我产生错觉,以为许大哥在述说自己的各种故事。如果这些都是创作,那无疑的,这功力也太强了吧?

我尝试总结所有篇章给我的感觉,是一种说不出的沉重,故事里的人和事是活生生的,也是血淋林的,关于死亡与残酷的事曾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但往往,我们会刻意抹掉这些黑色的记忆,不去直视心中的恐惧,就某个程度上而言,是对现实的逃避吧?

这本书,值得一读。




Saturday, July 1, 2017

《我在底层的日子》

今天,咱们来谈谈这本有趣的书 - 《我在底层的日子》,原名是Nickel and Dimed : Undercover in Low-wage USA,作者是Barbara Ehrenreich,是一位美国白人女性、也是一位细胞生物学博士、一位从草根力争上游的知识份子。

这样一位长期生活在现金充裕日子里的社会菁英,有车,有屋子,有稳定的工作, 为了体验最真实的底层生活 - 如何靠低薪来维持生活,放下优渥生活,只拿了少量现金,开始了这趟极具冒险性的卧底实验。

看得出作者是很坚决的,她是彻底把自己安置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除了手上开头的1千美元和一辆车子,其余都是重新开始的。

由于是偶遇,我购买这本中译本时有留意到出版年份是2014年,当时以为是近期的作品,其实不然,这本书老早于2002年出版,而作者卧底的年份,如果我没记错,大概是1998~1999期间。

当时,一度以为是女性主义为主的一本书,原来不是,作者探讨的,远多于此。

98~99年那段时期对亚洲而言是噩梦,美国经济却是相对稳健,社会表面上看来也很富裕,然而,所谓的荣景,事实上覆盖了许多真相,尤其是草根阶层的凄凉。

在这次的卧底行动当中,芭芭拉想当然的把她的博士履历藏起来,只是使用大学学士的资格应征一些劳力活,这些活儿当中有女侍应、旅馆服务员、老人看护之家的助手、清洁女佣、沃尔玛门市售货员,由于这些工作过于低薪,她为了维持最基本开销,甚至住在肮胀残旧且相当危险的廉价汽车旅馆里,和被逼同时打两份工过活。

当时的芭芭拉年纪也不小了,这些经历虽然只有大概几个月的时间,却对她的身体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长时间以劳力干活,长此下去,她认为,这些工作严重损害健康,薪水却根本无法负担健保和医药费,甚至没办法住上一间像样的房间。

她的一些同事,基于背景,有些被逼睡在车里度日,或和其他不喜欢的人共住,生活过得很压抑,可怜的是,高企的房价或房租一直攀升,这阶层的老百姓只能继续活在无法喘气的狭小空间里,无法逃脱,对未来感到无望。房价攀高是经济繁荣的表象,可悲的是,政府和社会并没有认清这所谓的经济繁荣,对低下层的老百姓而言是一种折磨和压迫,房价越高,劳力工的薪水却没追上来,就表示着越多的低下层百姓没房子住,必须租房过日子,还要越住越小间。

更糟糕的是,房租随着物价与所谓的经济一起攀升,很多人被逼打两份工来维持生活,他们识字不多,只能从事更多劳力活,还要面对公司管理层的种种利诱恐吓手段,结果健康被拖垮,生活费更高,日子更苦。

芭芭拉的描述很生动,让我强烈感受到底层人士的无奈和痛苦,她们手停口停,日子是过一日算一日,很难换工作,因为换工作意味着收入停止,还要经历繁杂的应征过程 ,比如测验,身体检查等,加上美国地域宽广,从一处到另一处,车油费就已足够让人头疼了。

除此之外,芭芭拉也提到了政府对失业率与经济挂钩的一个重大错误诠释,失业率降低,很多时候,底层人员并没有过得更好,因为空职只是被填补了,但薪水并没提升多少,生活水平却拉高了。因此,当政府因失业率的减少而认为经济很好,并做出一些调控时,会忽略了这个阶层的劳工所面对的种种问题,甚至加深他们的痛苦。

最让人难过的是,这些底层劳工辛苦的工作,赚的不多,有些还会被其他人歧视。芭芭拉在当清洁女佣时,穿着制服,与同事一家一家去做清洁工作,途中下车买食物,就受了销售员的歧视和侮辱。

无限唏嘘啊~ 就算在世界最讲究人权的国度,同一个薪水水平,工作一样分贵贱, 还是白人对白人的歧视。说好的人人平等呢?

芭芭拉其实也观察到了自己在那段日子里出现的性格变化。尽管她受过高等教育,一向来待人彬彬有礼,但身处这么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她也跟着焦躁起来,仿佛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我想,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逼使人更保护自己,而失去原本的修养。

小时候,我大概15岁便开始暑期工帮补家里(那时还是非法的,未成年嘛~),接着的每一年都做些类似的劳力工,直到大学毕业,所以对芭芭拉的形容和描述有共鸣。尽管如此,个人还是觉得,人若有心要提升自己,艰辛难免,还是可以走出困境的。

好了,说了那么多内容,好像都很沉重,其实这本书有很多、很多的笑点,芭芭拉的形容词很搞笑,犹如黑色幽默,既让你戚戚然,却又让笑意消弭伤感。

然后促进思考,回味无穷。

值得一读。









Sunday, June 4, 2017

世界弱势穆斯林处境 - 《磕绊》

《磕绊》是本地著作,作者是张安翔。

本土华裔写一本关于世界弱势穆斯林处境的中文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来要面对销量问题,二来也容易引来质疑 - 内容是否丰富,有没有足够的“伊斯兰”。

就如书友CT兄说的,这本书的内容,是描述弱势穆斯林的现状,而不是分析伊斯兰的世界,健忘认为,想要更进一步了解伊斯兰派系,历史和文化的朋友,需要阅读其他文献或更深入的、关于伊斯兰的书籍。

不过,这并不表示这本书没有特色,这是一本不错的入门,让华人世界知道在穆斯林群中,有一些弱势族群正面对着不人道,残酷的压迫,这些困境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而他们正需要全世界的人道关注和援助。

一些人道上的支援应该是跨越族群和宗教的,正如西方许多直接参与了对巴勒斯坦人支援的志工,他们的理念和大爱让人敬佩。

有没有注意到,本土的主流媒体并不会在这方面作更多且详细的报导,我不晓得是因为销量的缘故 - 华人并不关心这些课题,还是我们还活在分而治之的政策下,毕竟减少共鸣是种族隔离的好方法,然而,伊斯兰思想的变化正冲击并改变着世界,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不止一次的影响整个世界,因此,我们有必要关心,并理解这些课题,尤其是活在这片穆斯林人口已然成为绝大多数的国度。

回到这本书,其关注的部份有以下4个:

1. 巴勒斯坦- 与以色列之间的纠纷 ,当中也描述了以色列针对性破坏巴勒斯坦经济和民生的种种政策,还有滥杀无辜的事迹,以及世界列强的介入偏袒。只是,健忘认为书里并没有更详细的去描述以巴问题的起点,比如,在二战以后,英法美何以安置以色列人在这片由穆斯林占多数的土地上,这是可以加强的部份。

2. 叙利亚内战 - 难民方面的问题写得很好,健忘认为,写到了叙利亚难民的痛处,这个部份让人深感难过。

3. IS - 伊斯兰教国 - 这个部份,可以让读者简略明白什么是IS,他们的所作所为,还有伊斯兰世界对其崛起的反应等。

4.  罗兴亚难民 - 这部分是近期闹得最凶的世界议题之一。安翔把罗兴亚人面对的困境,以及在马来西亚的生活写出来,其实有助于让人们理解一些最新的进展。虽然,在罗兴亚议题上,健忘略约理解过其缘由和历史,还是对这些缅甸的清洗压迫罗兴亚族一事有所保留。

这本书并不难读,可以说,是理解伊斯兰弱势群体现况的好书,内容不会太复杂,就算中学生也可轻易读懂。

我个人很佩服作者张安翔跨越族群,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宗教文化里工作,并积极的,以这本书作为华人理解穆斯林族群问题的桥梁。

这份决心和用心很不容易。

期待安翔的下一本著作。









《魔球》, 东野圭吾

《魔球》是健忘今年读过的第一本小说,因为不太懂棒球,所以一开始读来有些缓慢。

尽管如此,东野圭吾的故事毕竟引人入胜,没多久,就赶完了。

喜欢这个故事最直接了当的原因, 是怜悯须田武志这个角色,看完了故事,其实我认为,这个注定是个悲剧人物的少年,其实就算没死,未来也很难过得上好日子。(原因不说, 读了你自会懂)

老天从不曾公平,社会原本就不公平,这是铁一般的事实,父亲始乱终弃,母亲自杀身亡,这样一个身世不管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少见吧?

那一幕,每个星期六,明代带着武志到车站等待中条,一直从早上等到晚上,每次都希望破灭而返,那是多么让人心酸的过去,不晓得东野写下这一幕时,心里会否难过?

而中条的自私,也间接害死了儿子,那是他始料未及的。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背叛,对须田武志造成对背信者的强烈憎恨,这一切的一切也就无从发生,武志也不需要面对无法回头的结局。

然而,若非有个抛弃妻儿的父亲,武志还会是那个天才投手吗?

虽然健忘觉得东野未免把须田两兄弟描述得太厉害了,处事出乎想象的周到且全面,不过,我对结局还是惊讶的,即使已经猜到大部分的情节。这个故事前后衔接得不错,唯一令人觉得太顺利的,是警察们很废,连一个少年绑匪都对付不了。

我假定这个故事发生在70~90年代,因为故事里没有手机。

此外,我喜欢高间的一句话:“关于此事,有许多推论,但无论哪个说法都不能吻合事实” 。的确是这样,人都死了,发生过的细节已经无法考究,那过程还重要吗?这世间许多冤案,假案,动机清楚了,中间的那些过程,已不再重要。

追究也于事无补。

这个故事,让人感到唏嘘,悲剧人物,芦原也算一个,在日本这种阶级观念很强的国度,被赶尽杀绝总是落魄之人的下场,芦原的处境比起武志,明显并没好得更多。

但他们都是善良的人。

在我读过的几本东野的小说里(也不算多),感觉上常会看到这种陷于社会边缘的人物,他们尝试振作,尝试从逆境中反弹,却又被一脚踩入深渊,那是不是现有日本社会架构里常出现的社会问题呢?还是,纯粹是个故事、完全虚构的小说情节呢?

要这样联想,还真是沉重啊~

只能说,小说是好看的,悲剧也并非不可能的,不想太多,这世界其实还是美好的。












Sunday, April 16, 2017

《美国人》(American - Cultural Patterns)

终于读完这本书。历时6个月。

自两年前调到新岗位,因为直属上司和一众同事大都是典型的美国白人,在交流上常有疑惑,很想理解美国人的文化背景和心态,所以看到这本书时,丝毫没有犹豫便订购了。

这本书的书名是《美国人》(American - Cultural Patterns),作者有两位,分别是Edward.C.Stewart 和 Milton J.Bennett.

刚开始读的时候,坦白说,很枯燥乏味,有些吃力。

有趣的是,耐着性子读下去,随着研究范围越来越趋向实践案例,内容反而容易理解了。翻译的功力很深,感觉上原版应该有很多艰涩难懂的英文,而且一些句子的描述,需要慢慢去理解和消化,如果是直接看英文版,我想,我多半会放弃。

本书共有8章,从美国人对主体与客体的认知 - 知觉思维说起,接着讨论了语言与非语言行为,活动方式,与社会的互动,世界观,对“美国人”的自我理解,到最后探讨了跨文化沟通中的实际问题,相当全面,有参考价值。-

这本书除了谈论美国人的文化价值以外,也和其他文化对比,主要的比较对象有日本人、德国人/欧洲人、南美人、和少许的中国人。美国人的我行我素,源自于自我主义和平等主义的观念,而这些观念有别于白人的根源地欧洲,很大程度上和北美洲的开垦与立国有直接的关系。

数月飘过大西洋,当年白人来到美洲大陆,本来一心以为遍地黄金,但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一片荒芜,这对一群开垦者而言,要活下去绝非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可,因为没有粮食,没地方住,也不可能短期内回家,不想办法杀出一条血路,就是死路一条。所以,美国人骨子里尊重勤劳者,属于行动派,把自然界当作是可以挑战的客体。

美国人对生命与自然本为一体的观念不以为然,他们倾向于征服自然,把想法付诸行动,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者,这也说明为何我们老觉得美国人敢于突破社会框框,因为这是整个文化的核心。

他们也认同前因后果论,也就说,他们认为凡事都有原因,才会有眼下的结果,因此美国人老是问为什么,任何事情,都要问个水落石出。

对美国人而言,社会阶级不能凌驾个人主义,也就是说,总统没架子,不但不会被批评,还会获得赞誉。同时,美国人普遍认为成就靠的是个人的努力,他们对自我的认同远远高于一切,这也是为何美国人无法接受共产主义,甚至视之为洪水猛兽,拒之于门外。

此外,这本书也举例了美国人与欧洲人、亚洲人、日本人,和南美洲人相处时的实际差异之处。美国人有时会自以为是的从自我主观出发,否定其他文化思维,这当中引起了一些反效果,书中也提到了一些美国人在外地面对的失败实例。

其实,读完这本书,或多或少,你会对美国人的思维有一定的了解,很多时候,我们难免受媒体影响,或者先入为主的质疑其他文化,然而,我们其实并没发现,有些事,其实是思维方式造就了习惯与观念,而不断重复的观念又巩固了思维,思维方式就像一道墙,把我们牢牢地困在自己的想法当中,否定一切不一样的想法。

读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发现原来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可以是很强的框框,把我们牢牢的困在里头。如果对某种文化产生抗拒感,应该从他们的文化了解开始,去明白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沟通时,必然事半功倍。

就这样,读完了,即使不容易读,我也想推荐给书友们。


Image may contain: 2 people



Sunday, March 26, 2017

《未来的竞争力不是竞争》,(A Bigger Prize)

要写这本书的读后感,让我耗了一段时间思考,原因是,这本书给我的思想冲击太大,我不晓得要怎样去描述那旧思想被刷掉的感觉。

从小到大,我不曾质疑竞争的作用,和大多数马来西亚华人的想法一样,我会觉得力争上游是让生活变得更好的基础,重视起跑线,也重视如何超越对手。

第一名,或者学术成绩排在别人前面何其重要,相信那是自古便有的事,尤其是封建帝制的殿试阶段,那绝对显示了个人的优越。所以,华人子弟的老一辈很喜欢问:考了第几名?有没有在前面班?几个A? 民族思维随着千年考试文化的影响何其根深蒂固。

几年前,孩子上了小学,开始让我思考竞争这个问题。从学校,到自己的工作环境,到业界,到整个世界的运作,无处不是竞争和比较。

然而,通过竞争,我们是不是活得更好?竞争,有没有让现有的文明更昌盛?我的下一代,还要这样竞争下去吗? 我拼命的往书堆里寻找答案。

这本书 - 《未来的竞争力不是竞争》,(A Bigger Prize) , 作者是Margaret Heffernan,给了我答案。

这本书大约490页,从个人(个人独傲),到商业竞争 - 举出了人们从家庭开始,就存在的比较和竞争,一直来到教育层面,社会、学术专业领域,然后衍伸到企业之间,最后是国与国的较量。的确,人们狂热的沉浸在赢得竞争所带来的满足感当中,却对资源乃至信任不断因竞争白热化而消耗磨损视而不见。

这本书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提倡合作,以合作互补的思维和方式来避免竞争所带来的破坏。

作者亲自访问了一些家庭,对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之间所存在的隐性竞争作出分析,除了以睾固酮作为男性好竞争的生理原因,以及一些家长的好强思想之外,家长对孩子的偏袒所招致的冲突,也引发了家里竞争的势头,如果父母对此孩子间的争宠视而不见,彼此间的对抗会一直如影随形的缠绕着孩子直到他们年老。 另一方面,在提倡合作关系,相对以各自专长互补的家庭里,兄弟姐妹的关系更为融洽,甚至能一起促成一些成就。这部分,作者提出一些案例作为参考,这里不多加详述。

从家庭层面扩大到门户竞争,作者在现有教育制度方面提出了质疑 - 其实,让我震惊的是,书里提出的案例当中,一再说明了,西方的中小学教育并没有明显比东方较少注重按能力排列学生,同样的,整个世界,大部分的国家,包括美国和英国都注重竞争。学校为了成为顶级名校,只好分类学生,而学生们为了爬到巅峰,大家都积极成为考试高手,而不是热爱自己所学的箐英。

作者举例了芬兰的教育制度,如何引导学生往自己的专长进修,提倡有教无类,而不是拼命与别人竞争,让各行各业都有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在这方面,作者也提到PISA -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 来测试世界各国15岁孩子的各项能力,结果,芬兰的学生在各个项目里名列前茅。在现有的观念下,考试是必须的,但作者举证说明了好的教育实际上不一定需要考试制度和学习压力,重点是让学生自发性的动脑筋学习,那样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潜力。

排名乃至名次排班让学生们热衷于与对手竞争,而压抑自己更好的能力,家长们看着排名,拼命给孩子压力,让他们误以为日子要过得更好,就要比别人强,要出人头地,然而,这就是人生该有的定位吗?

回头看看我们的教育制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本来就抹煞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果还继续把功课压力和考试压力不停往孩子身上放,那我们的下一代会活出自己吗?会活得快乐吗?会思考吗?

前阵子教育部提出要废掉UPSR,遇到很大的阻力,大部分的华裔,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本身都激烈反对,一些学生甚至愤概的在网上留言:“读了6年,就是为了等这个考试阿!” 让我愣了。孩子们啊~你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啊?难道只是为了考试吗?

本书除了提到教育,也提出了社会权力结构所引发的竞争压力,其中提到的鸡群权力和权力距离指数,越是追逐权力竞争的社会,越容易有违反道德或犯法行为的发生,因为人们热衷于竞争,漠视建设,漠视大局,自然也漠视未来。为了取得胜利,登上权力巅峰,无所不用其极,就算是短视的做法,也在所不惜。作者在这方面提出许多例子,包括科学界,甚至医学界,人们有好的想法大都不敢提出来,只是各自研究,因为谁先成功研发超越其他人,就可以名利双收,登上受人景仰的虚荣高台之上。因此,就算好想法最终胎死腹中,也没有人愿意提出来让其他更有才华的人领导专案,或一起合作,造福人群。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科学家或医学研究生为了名成立就,甚至在研究专案的数据里动手脚,制造假的研究成果;而一些公司的员工为了成为最终胜利者,还会互相陷害,扯彼此后腿,或窃取对方的构思;运动比赛竞争激烈不在话下,为了从比赛中脱颖而出,运动员开始依赖药物,最扯的是,这几十年来,药物研发者居然都在研究怎样研发一些可以提高运动员能力,但同时可以避开赛会药检的方法,精厉图精找寻更好的走后门方式。这些,作者在书中都有举出实例。可怕吗?当然可怕,办公司政治和本位主义的出现,不也都是因为竞争,谁都不想落后而引发的吗?

再来是企业界,如果你有投资股票的话,大概也知道,股价的波动与企业的盈利成正比。要股价一路创高峰,就要在企业获利上精益求精,而且每个季度都要好。在商言商,企业不赚钱是说不过去的,不过,眼下的社会已经陷入疯狂状态了,只要下一季成绩不比上一季好,股价即刻狂泻,股东和投资者已不仅仅在乎公司有没有赚钱,而是在乎公司有没有赚多过以前,有没有比对手赚更多的钱。

有哪一家公司是永远一直在赚钱,而且每一年都屡创新高的?

这样的竞争环境,企业最后会陷入疲劳状态,因为要比之前赚更多,难不免要创造更多收入,或是削减成本。在削减成本方面,一些公司会变得短视,比如递减员工数量、忽略环境保护的成本或安全措施等,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做法的代价都最终回到员工或消费者身上,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崩溃反而是迟早的问题。

全球正陷入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困境当中,不也是因为大部份企业重视业绩,而忽略了环保和产品回收的重要性吗?

作者在书中举出一些刻意不上市的企业,用合作且不竞争的手法创造好的业绩。避免陷入竞争红海的公司内部反而更协调,而且促成员工成长,也为消费者制造更好的环境保护政策。

公司还是赚钱的,也可以逐步赚更多的钱,只是没必要一直过度消耗资源来创业绩新高。

到这里,作者也举例了“永续经营”可以在这方面扮演的角色,尤其提到Interface这家地毯制造企业的已故创办人Ray Anderson的想法,相当有意思。

最后,作者也提到了国与国层面的竞争 - GDP的比较让许多美国人磨拳擦掌,想要阻挡中国的成为世界第一,然而,就算中国超越了美国成了第一,难道美国人民就会因此过得不好吗?这不就只是虚名吗?

如果国与国之间的发展以合作为基础,兼顾永续经营,那会不会是双赢呢?

留待你从书里发掘吧~

我渴望介绍这本书,是因为我发觉我身边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人们渴望从比较中获胜,希望在巅峰中被赞美,希望比别人优越,我自己也是。这几年,为了给下一代更多思想上的自由,和具体上的优势,我一直在审视自己该如何教育他们,然而,越理解什么是竞争,越觉得竞争并没有让我们活得更好,而是更糟。

当你活到65岁,回首一望当年为了击败竞争对手而把一辈子的时间放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上,失去了很多朋友亲人,留下了一大堆敌人,也鲜有关于自己的快乐、兴趣、还有与家人共处的时光等记忆,你或许会发觉,竞争,原来消耗了你的所有,最后剩下的不过是虚名。

最悲哀的是,失去了所有以后,你还是没办法长胜,那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Thursday, February 9, 2017

《一杯咖啡的商业启示》 - 永井孝尚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 《一杯咖啡的商业启示》,除了可以吸收到新颖的营销概念之外,也是一本小说,作者永井孝尚巧妙的以讲故事的方式带出许多营销策略。

表面上,这是一本关于日本咖啡企业的故事,喜欢咖啡同时想进一步理解咖啡的书友可以从故事里知晓咖啡的由来,制作过程和好坏咖啡之分。

然而,我想进一步说明的是,这本书的内容只是以咖啡为引,来介绍以提倡品牌基本价值为核心的营销策略。

作者主张发掘公司的价值,从本质上独特化正在经营的业务,以顾客的需求为主,并藉此定位区别自己与同业。而在寻找核心价值的同时,思考附加价值也同样重要,因为这些不仅仅增进与顾客的关系,同时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可以让企业达到"永续性经营"的目标。

永续经营是时下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都看过很多大型企业此起彼落,书中也提到一些比如Kodak,Sharp等等曾经风头无两的日本企业,却因为定位错误而失去自己的核心价值,结果是毁灭性的。

"梦咖啡的精神是什么?" 这是故事里常提及的问题,也让我们不禁思考,以盈利生存的企业,是否必然的和对手竞争,以追逐屡创新高的业绩和回酬?答案当然不是。

永续性经营,就是要靠企业的盈利,来为社会制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生活条件好起来,人们的收入自然稳定或更好,收入稳定,消费就不会削减,只要是有核心价值的企业,拥有固定的忠实顾客群,便可以稳定盈利,甚至获得更好的利润。

所谓更好的生活条件,可以是社会架构,可以是再循环,也可是环境保护,反正不是杀鸡取卵,为了暴利而去过渡消耗资源,破坏资源来损害自己的核心价值。

如此一来,正面的循环让整个社会和环境得到平衡、再生,现金流的顺畅流通会对企业和客户而言都是双赢的局面。

这是舍红海而取蓝海的概念,也是人类从今往后必须遵循的资本模式,否则,人类文明同样无法永续经营。

现代许多企业为了竞争,每天压缩自己的成本,无所不用其极,然而,竞争是无止境的,耗损自己来获得短暂的胜利何其愚蠢,要永续经营,需要创造条件、创造供需之间的利好,才能走得更远。

故事里,两家企业各自表征合作共创和竞争破坏的形态,作者尝试表达两者的分别,虽然故事单纯了些,但颇有启发作用。

此外,健忘特喜欢作者的用心与慷慨,在本书的尾段,特别注明每一章节 - 所有概念的出处,并介绍了各种点缀这个故事的书, 别出心裁的标明故事里提及的概念并非无中生有,看得出,他非常用心。

如此这般用心的作者,还有如此这般特别的故事,你怎好错过呢?



Sunday, January 22, 2017

《How to Smell a Rat》

朋友介绍的书 -《How to Smell a Rat》,是2008年金融风暴以后,Ken Fisher专门为识辨金融骗子而写的一本书。

金融骗子,我们也称之为老千,他们专门向那些没有金融知识,一心想赚大钱的人下手,怂恿他们投资所谓快速成长的基金,然后拿着这些资金尽情挥霍,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钱用了怎么办呢?怎样还给投资人呢?利息怎么加呢?于是,有人想到人找人,用后人撑前人的方式来支付利息,只要人口允许,这样做可以充上好几年。

美国一些著名的诈骗案当中,维持最长时间的当属马多夫,他以这种金字塔模式维持了20多年,最后因为2008年的金融海啸,很多人需要提钱出来周转,也缺乏新人注资,真的撑到不行了,才被儿子举报。讽刺的是,他的儿子们都是自己公司的高层。

20多年来,骗了500亿美元(USD50B),受害者除了一般老百姓,还包括许多大型的投资机构和名人,马多夫本身还是前纳斯达克股市主席,居然知法犯法且大小通吃。

近年来,马来西亚充斥着类似的骗局, 不过,本土人士的思维很奇怪,很多明知道是个钱推钱的金字塔骗局,还是喜欢送钱进去,有些还会沾沾自喜的说:“早退出就没事了~”。

健忘不是卫道之士,不会强烈反对这样的做法,因为钱是他们自己的,要怎样处理,旁人不该有异议,但基于作为朋友的立场,一般上,健忘还是会提醒朋友关于这些骗局的形式。

在深海里,大鲸鱼游过之处,通吃,你作为小鱼以为可以分一杯羹,但往往,一个不小心,你成了大鲸鱼的嘴里亡魂。

该说的说了,至于要不要继续投钱进那种所谓的“投资”,那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吧?

不要忘了,亏掉的,都是血汗钱哦~

话说回来,这本书不难懂,除了有一些国际大骗子的背景和故事 - Madoff,ponzi等介绍之外,还只给了5个确认投资诈骗的方法:

1. 一般上,你的投资管理经理不应该被赋予权力调离你的资金。也就是说,他们只能在投资平台里作出应对市场的买卖调动,而不能随意把你的钱调离平台,假设你的投资经理拥有这两项权力,那你的钱很大机会化为乌有。如果你遇到一位正在说服你投资的经纪,而他建议的投资策略包括你授权让他随意调动你的资金的话,那你自己要张大眼睛看清楚了哦~

2. 其二,就世界各大股市的表现来看,从来不曾一帆风顺,如果哪个投资经理告诉你,他可以保证每年至少10%的赚幅,又或者他的业绩不曾翻筋斗的话,那你就要小心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著名投资经理,就算股神巴菲特,都不能年年净赚,必定有高低起伏的业绩。这是投资人的基本认知。

3. 如果基金经理无法明确告诉你有关他们的投资方式包括策略 - 如何赚到亮丽的回酬,那也是可疑之处。通常,他们会以很复杂的解说来忽悠你,甚至以王牌推搪:“商业机密“。马多夫就用过类似非常复杂的对冲来说服很多名人,不过,还是有一些投资人分析他的方法以后挥袖离去,保住了自己负责的基金。这一点最难看穿,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懂金融和市场规律。

4.  展示豪华和奢侈的设施,带着投资人去参观那些所谓给会员设立的特别待遇,又或者,美轮美奂的办公司,都是有风险的。一般上,脚踏实地的投资公司不会过于注重这些设施或待遇,他们尽量精简,因为吸引投资人的是回酬,不是这些多余的东西。会需要这些额外的吸引力来,通常是要引起投资人的注意,让他们以为钱容易赚。比如Robert A.Standford,这位著名金融诈骗主角便曾虚构自己的家族生意,让人们以为他的经营模式是继承家业,历史悠久,值得投资。

5. 最后一点是,最好,不要透过中间人来理解一家投资公司。在过去的好几宗金融诈骗案里,很多受害者都是因为高收入的、受高教育的朋友推荐,才放心把钱投进去,结果一起损失惨重。很多时候,拥有高教育头衔的人未必懂投资,毕竟他们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又因为正业忙碌,很少真正去理解投资陷阱。因此,最好自已懂一些投资的知识,或者询问真正有投资经验和知识的朋友来探索对方的投资方式。在投资的世界里,靠自己很重要。

这本书除了描述以上5个重点,还介绍了Ponzi,Robert Allen Standford,马多夫等人的诈骗手法,对刚想要投资的朋友来说,是个理想的、提升投资知识的绝佳好书。

Monday, January 2, 2017

2016年已经读过的 - 书单

2016年对我而言是个丰收年,破天荒的读完34本书,超出本来设定的16本目标。其中6本英文,28本中文。这个速度有点快,但并没有松懈,也没为了读完而乱读。

我想,我很享受这种阅读人生,吸收了多少已经不是很重要,开心的是阅读的过程,很享受。

那就够了吧?

不过,有件事不能不提,自从2013年决定设立目标和记录每年已读书单以后,一些坏习惯改了,比如,半途而废,一些书只读几页就放弃的习惯。

有了目标以后,就算干燥乏味的书,还是会坚持读下去,当然,有些人会认为那样是为了读而读,而且毫无乐趣可言。

没错,一开始是辛苦的,这主要是不想让自己找借口放弃。

知道这类书不适合自己,或者读得很辛苦的话,那以后买书时就不会乱来,也不会因为冲动而买了。自2013年以来,到2016年为止,我越来越理解到应该怎样买书,什么书是需要调节自己来读的,和什么书是可以很享受的去读。

今年加入了很多本小说,大多是日本作家,有效提振了阅读兴致。

真是个不错的阅读年啊~

好啦~ 新的一年,祝各位书友,2017年,会是个快乐的一年!

以下是2016年已经读过的书:

投资
1. 股票投资百宝箱 - 胡立洋
2. 股票投资100招 - 胡立洋

管理, 金融与经济
3. 石油与美元 - Marin Katusa
4. 掌控全球市场的隐性操盘手 - Kate Kelly
5. A Bull in China - Jim Roger
6. How to Smell A Rat - Ken Fisher
7. 数据之巅 - 涂子沛
8. The Curve - Nicholas Lovell

激励
9. 祈祷不能改变老天,只能改变自己 - 黄桐
10. 接受不完美的勇气- 小仓广
11. 富有,只需一个理由 - 齐藤一人
12.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 Dr. David Poster Wallace

宗教
13. 正念拥抱地球 - 一行禅师
14. 如来之子 - 觉诚法师
15. 迷悟之间 - 星云法师
16. 佛教的见地与修养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旅行与国外
17. 行旅在深邃亚细亚 - 锺伟伦
18. 蔡澜再谈日本 - 蔡澜
19. 索马里,我的世界之外 - 许有晖

科学
20. 我们都是外星人:你来自哪个星球? - 法鲁斯
21. Beyond Einstein - Michio Kaku
22. 平行宇宙 - Michio Kaku

历史
23. 中东与伊斯兰世界史 - 宫崎正胜
24. The Third Reich: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Nazis  - Martin Whittock

文学与小说
25. 我执- 梁文道
26. 解忧杂货店 - 东野圭吾
27. 从前我死去的家 - 东野圭吾
28. 平行世界.爱情故事 - 东野圭吾
29. 悖论13 - 东野圭吾
30. 听风的歌 - 村上春树
31. 图书馆奇谭 - 村上春树
32. 白银时代 - 王小波
33. The Little Prince - Antonie De Saint

生活与其它
34. 35. 99.9%都是假设 - 竹内薰
35. 为什么定价要订299元而不是300元? Michael Millar

Linkwithin

您或许对这些书感兴趣:

Translate

Flag Counter

Total Pag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