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2, 2014

《我读.2》 - 一本关于读后感的好书~

《我读》源自凤凰卫视的节目《开卷八分钟》,由梁文道主持,偶尔,何亮亮、吕宁思和马鼎盛等评论员会侧身期间,每天以八分钟的时间介绍一本新书。

这本书可以是文学、历史;也可以是财经、商业,总之是天南地北,只要不是禁书,都可以在节目中出现。

健忘曾经在自己的部落格天天健忘里写过《我读》,其实那是5本中的第一本,今天,我们谈谈《我读.2》。

这本第二集,并非由梁文道一手包办所有的介绍,里面还加插了何亮亮的部分,我个人并不怎样中意何亮亮,因为从他以前的评论当中,总是嗅到左派的重鹰味,不够中立。

想想,凤凰是中国人在香港插的棋子,极左派的存在也是没办法的事...噢~这是别话,回来这本书吧~

《我读2》介绍了52本书,一开始介绍的都是和爱书之人有关的好书,道长的文学基础很深,看的书从香港人的《爱书人手记》到旧金山的《书店风景》,再到伊拉克的《烽火守书人》,几乎是往地球的东边推到西边,再绕了一圈回来,不说他博学也不行。

其中的《烽火守书人》的内容更是震撼人心,讲述一个在伊拉克战火中冒死守护国家图书馆的学者馆长,怎样去面对在战争现实里不断出现的困境,最让人唏嘘的是,今天还在高谈阔论伟大爱国情操,激动地诉说怎样去守护着国家历史重要文献的图书管理员,明天也许会在往返图书馆的途中,变成了战火下冰冷的躯体。这本书,道出了烽火下的感人情操。

《我读.2》中有一个部分介绍了关于生死的好书,这些书触及自古人们对死亡的畏惧,在禁忌中徘徊了个圈,从哲学的角度看,值得让人好好去思考、探究。

此书的另一个部分是分享佛法的,其中介绍了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星云法师《包容的智慧》、W.法扎梅谛比丘《不生气地生活》等高僧大德的书。

其他的部分,自然还有文学,而梁文道的读后感,总是在现实中抓住哲理,在虚拟中体会真实,让人老觉得无法不刻意去邂逅这些书。

都说到这份上了,有些书,我的确去下载电子书。

很不好意思地说,有些还是翻版的。

而何亮亮那边,大多触及了比较严肃的书,比如战争、民族主义、中国法律与社会等容易让人窒息的课题,看了他的介绍,有些书是挺有意思的,但真的要去看懂这些,或许会相当枯燥乏味。

最后,说说这本书本身,呵呵~我还是从书展里半价杀回来的,书皮有些破旧,相信是搁久了所以卖不出,无所谓,只要吸收了书的内容,书皮还不仅仅是臭皮囊一个?破旧又如何~

呃...这当然也是题外话。







Sunday, June 15, 2014

《M型穷人的Prada》

我并不喜欢这本书的书名,取得不好,明明是一本财务励志的书,套上这样的书名,看起来很负面。

此书的内容倒有些很不错的点子,只是某些层面,或许站在作者的那个角度,忽略了道德与金钱之间所存在的矛盾。这本书,纯粹激励新的财务思维,在如何管理方面,并没有踏实的着墨。

尽管如此, 书里不断重复的M-型富人和M-型穷人的思维取向,倒是一种启蒙,也许可以这样比喻,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起步,都可能是穷人,而富人最终富起来,必然是两者之间的思维差异,那些差异如下:
1. 不拘束于旧思维的想法
2. 创造力
3. 敢于踏出第一步
4. 拥有处理人脉的智慧

所谓的M-型社会,就是中产阶级两极化的结果,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于是形成了中产阶级越来越少,社会的财富分布最终形成了M字型。

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奇曼(Richman) , 曾经是台湾连锁店的大老板,后来过度扩张导致亏损,还一度负债高达新台币1千3百多万,但凭着思维上的精进,他东山再起,靠小资本重新振作,三年内还清欠款,甚至达到财务自由的生活水平,堪称传奇。

瑞奇曼在书里谈到金钱的价值,还有用钱的方式。富人和穷人对金钱的定义并不相同,以致他们在使用金钱时,出现两极化的作风,这一点是拉开贫富鸿沟的绝对关键。

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就算你很用功读书,很努力工作,也不代表你会向M字右移,很大程度上,你可能慢慢往左移,而且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即将面对的风险。

左边的是穷人,右边是富人,不管你有没有思考过未来去向,货币的变动会让你靠边站,所以,与其随波逐流,倒不如亲手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这本书里,你会读到很多财务管理当中并不让人感到陌生的新思维,健忘认为有些是符合现实的,有些却是攀附现实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不一定要完全认同瑞奇曼的说法,然而,有些非常有意思的想法,值得借镜。

这本书适合年轻人阅读,最好是20岁的人,就算你还在30岁上下,觉得自己还需要些财务启蒙,也适合从这本书开始。

有心的话,那就用1~2个星期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吧~




Friday, June 6, 2014

一本让人理解德国历史的好书 - 《十个人的德意志》

由于内子在德国公司就职,而自己之前也接洽过一些德国客户,处理公务之际,常觉得他们做事很有条理,一丝不苟,因此,我老早想了解一下德国这个欧洲老牌强国,当然,包括德国人的历史。

前阵子到中国Amazon网站买了很多电子书,看到这本《十个人的德意志》,没怎么多想就买了。

才RM1.50,不错,很便宜吧?可惜Amazon电子书拒大马人于千里之外,一旦发现我们的大马IP,就会冻结掉户口,有够气人,算了,这是题外话,下次再分享如何在那里买书。

回到主题。

德国是当今世界5大经济强国之一,若不是去年中国挤入首三强,德国应当还在三甲之内。试想想,当年二战战败后被一分为二的德国,经济几经崩溃,统一以后又是一轮差异贬值,到今天依然屹立不倒,能不佩服么?

除了日本人,好像也没什么民族可以像他们那样跌到谷底,还可以卷土重来,实际上德国人认真地为自己的过去忏悔,也向全世界真诚地道过歉,在民族的道德基础上,比日本人强太多了。

民族自尊高人一等的民族,道歉是比灭族还要命的事,德国人也能够接受,这一点特别让我对这曾经如此邪恶,却可以洗净污浊的民族感到无比好奇,一度以为德国日耳曼人排斥犹太人,仅仅因为犹太人在经济上占据优势,事实上,日耳曼人虽然有过野蛮时代,聪明才智却不低,那到底是什么让德意志的大量人才如此死心塌地的跟随魔王希特勒,对犹太人做出许多人神公愤的恶行?

德国人如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单挑诸强,过程死了许多年轻壮年,且战败被撕裂践踏后短短20年间振作起来,重新成为二战的祸首之一?

现在的德国人如此厉害,那何以在拿破仑时代,被法国人掌控得死死的,毫无作为?

罗马时期的日耳曼人在欧洲大陆上,究竟干了什么?

答案,在这本书里,作者是孙世龙。

这本书的书名标榜的十个人,正是贯穿整个德国历史,从部落到小国,直至大德意志的形成的各个代表性人物,用人物的履历来叙述时代的发展,写法调皮逗趣。

德国和法国源于同宗日耳曼人,两地的政治割据环境不同,法国人住居的区域主权稳定,生活比较安逸,民族性格逐渐浮夸和崇尚浪漫; 另一厢的德国则境内诸侯大小战争不断,几百年来陷入混战状态,令德国人养成比较耐苦、节俭和战斗意志较强的民族特性。

实际上,德国和其他英国、西班牙、法国相比,其立国的时间不算长,但其民族的爱国情操却超级强烈,强烈到过了火,才有了吃掉整个欧洲的野心。

野心膨胀到极点时,连国土辽阔的苏联,都拼入他们的版图里去了。

当时的苏联地大人多,不可能一口可以吃下去,于是希特勒剑指莫斯科,顺便围攻了苏联第二以及第三大城市。

这德军玩策略玩得很踏实,不光是拳头大武器强,兵法也相当到家,古人说擒贼先擒王,只要把王城给坑了,军队和老百姓从此失去精神依凭,意志自然崩溃,戏就唱不下去了。

可是要攻克当时生产力属世界前线的苏联人的首都,别说德国,就算当今老美出手,也不能“咕”一声吞下去,更何况苏联人天生天养,死了一百万,还有两百万;再杀掉两百万,左挖右挖,还是有办法挖出人来,看你怕不怕。

德国人的科技在那个年代是第一线的,就坦克、火箭等武器上都赢了苏联人一个马鼻,却在这一条人海长途战线上,被牵制住了大半的战力。

野心始终要经得起考验。

希特勒让整个国家染满了鲜血,还染红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后来也以染红了自己的军队为完结。

这之后,德国就一分为二,直到1990年的统一。

健忘相信,就整个德国历史,二战中的实力绝对是空前的,但肯定不会是绝后的。

这是我去年(2013)读过的第六本书。

Thursday, June 5, 2014

《陪你的孩子走过理财路》, 家长们不妨一读

其实特别为了孩子而读的书并不多,《陪你的孩子走过理财路》是其中一本。

这本书的内容,说门面话,是踏实的; 如果硬要说真话呗~ 很沉闷咯~

作者黄凯顺是理财专家,他是有一套的,不过典型的大马中生代,写法可不怎么生动,文绉绉的,太过有条理,就变成了说教。

干涩的文字加上理论,即使是说故事的部分,也没太多挑动心思的情节,这样爬文字是很腻的。

读完最后一页,简直像三年零八个月抗战胜利的心情,除了雀跃,还是雀跃。

闷归闷,作者那一套,还真是有料到,所以我还是按耐着性子读完了。

个人很喜欢他一直强调的“先分配,后花费”的手段,没错,一个好的理财达人,是应该对自己的花费了然于胸,该花钱的时候花,不该花的时候,你也知道自已为什么不该花。

黄凯顺有个说法很值得深思,他说,钱的价值在于你的用法,而不是钱本身,就算你手头上有个一百万,只要你长期收着不用,也不增值,那基本上一百万只是个数字,或者物理上看,这些所谓的钱不外是些纸张而已。

钱之所以变得有价值,是在于你用钱换回来的东西怎么丰富你的人生,至于怎样用才能把她的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那绝对是你的本事。

实不相瞒,活到这把年纪,自己也才开始有这样的觉悟。

这个概念看起来很浅白,然而实践起来,相信很多人没办法贯彻。

这本书的意义在于教育家长们,在思维上必须先作出正确的定位,才能够在教育孩子时,有足够的认知去校正孩子的错误想法。

理财是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起来,这点应该很少人会否定,但要在他们的想法当中加入“需要”和“想要”的分辨法,和如何抓稳“先分配、后花费”这个概念,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父母和孩子的情绪和感情上的干扰不会少,要坚持相当不容易。

黄凯顺在这方面有下了些功夫,也探讨了很多,这本书,还是值得作父母的一读。


Monday, June 2, 2014

亚航Air Asia的故事 - 《0元机票的秘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健忘也是亚航的支持者,虽然不会守夜等大促 (0票价大促销),出门自助旅行时,总会伺机买亚航的票。

和华丽的新航比较一下,健忘还是喜欢在亚航客机里的体会 -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也因为是亚航的支持者,某天,发现了这本书 - 《0元机票的秘密》时,便毫不犹豫的买了,健忘的确对亚航的故事感兴趣。

这本书的作者陈旭自称亚航粉丝,本来是个财经记者,后来他辞去了媒体的工作,规划为期半年的旅行,凭他过去的采访经验,于是决定试用亚航,就这样,他尝到了低成本航空(Low cost carrier)的甜头,从此乐此不疲。

这本书主要是细说亚航的出身和奋斗史,里头自然少不了CEO东尼的出身和他在亚航里的身先士卒、调皮与富创造力,还深度描述了给亚航中国开垦的陈凯霖,在中国奋斗期间的种种。

当然,除了亚航,多少也提到了其他的低成本航空,比如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 维珍航空(Virgin Atlantic),firefly, 虎航等等,看得出作者的功课做得很足。

在这本书里,首先让健忘理解到亚航如何制造零价机票,那就是统一A320机种,然后提高座位覆盖率,取消商务舱来提高一架飞机飞行次数的盈利,如此分摊以后,0票价变成了一种可能。

书中谈到了亚航的种种简化,适用社交网络和富创意的业务伸缩性,在中国成了一种创新,健忘这才知道,原来,亚航不止改变了整个中国官方乃至民众对低成本航空的廉价观念,还在中国年轻人的穷游(或称自助游)文化和习惯方面做出了非直接的贡献。

亚航的网上订购,尤其是大促,还成了许多中国创业者的典范,最新的例子有小米的网上抢购方式等,可谓带领了潮流。

最让人惊讶的是,原来因为亚航的低票价,让许多年轻的中国人有机会出国去见识考察,当他们回到国内以后,居然开始了新的业务,创造了新的价值。

由此可见,亚航塑造的已经不是一个航空业的经典,而是带来了世界改革性的启发,这本书,由亚航的粉丝们执笔,娓娓道出这么一个振奋人心的企业路程,还真让人着迷。

亚航的支持者们,或曾经支持过的人,不妨一读。










Linkwithin

您或许对这些书感兴趣:

Translate

Flag Counter

Total Pageviews